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29篇
  免费   5543篇
  国内免费   3745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571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3914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4475篇
内科学   16858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423篇
特种医学   2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7069篇
综合类   10166篇
现状与发展   20篇
预防医学   2079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5779篇
  29篇
中国医学   4596篇
肿瘤学   3209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1089篇
  2022年   1420篇
  2021年   2339篇
  2020年   2386篇
  2019年   2011篇
  2018年   1943篇
  2017年   2240篇
  2016年   2673篇
  2015年   2390篇
  2014年   3717篇
  2013年   3666篇
  2012年   3162篇
  2011年   3560篇
  2010年   2726篇
  2009年   2630篇
  2008年   2653篇
  2007年   2687篇
  2006年   2643篇
  2005年   2182篇
  2004年   1720篇
  2003年   1522篇
  2002年   1343篇
  2001年   1242篇
  2000年   1038篇
  1999年   861篇
  1998年   828篇
  1997年   714篇
  1996年   610篇
  1995年   555篇
  1994年   539篇
  1993年   443篇
  1992年   416篇
  1991年   345篇
  1990年   312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242篇
  1987年   195篇
  1986年   176篇
  1985年   198篇
  1984年   179篇
  1983年   121篇
  1982年   143篇
  1981年   117篇
  1980年   104篇
  1979年   100篇
  1978年   91篇
  1977年   69篇
  1976年   89篇
  1975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50例正常人与108例肝硬化病人的外周血BPC、MPV、PDW、PCT。结果肝硬化病人BPC、PCT低于正常对照组,MPV、PDW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4.63~6.54,P<0.01)。随着肝功能减退、Child-Pugh评分升高,BPC、PCT等明显下降,MPV、PDW明显上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502,P<0.01)。结论肝硬化病人BPC、MPV、PDW、PCT 4项参数的异常与肝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关,肝硬化病人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氧化应激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氧化应激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IRI模型组、十三味红花丸组,采用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方法是肝左叶血管用动脉夹夹闭致缺血45 min,去除动脉夹再灌45 min.测定大鼠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谷草转氨酶(SGOT)活性.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时血清SGPT、SGOT含量较对照组高(P<0.05), 十三味红花丸组SGPT高于模型组(P<0.05);肝组织MDA含量各组变化不明显;肝组织SOD活力:十三味红花丸组低于模型组,且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氧化损伤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机制,十三味红花丸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相反会引起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分析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超声图像特点,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非均匀性脂肪肝的患者35例,根据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型,与CT结果相比较。指导确诊患者调整饮食及适当的体育锻炼,6个月复查超声图像。对超声(6例)和CT(2例)检查疑有占位/肿瘤病变患者进一步作MRI及同位素肿瘤指标检查,将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6个月后复查,脂肪肝程度均有所减轻,有5例基本消失。疑有占位病变者中仅1例确诊为肝癌,另有3例为血管瘤。结论非均匀性脂肪肝为可逆性病变,疑有占位病变者应结合相关检查以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芍芪多苷对CCl4致体外原代肝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CCl4致化学性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MTT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芍芪多苷可降低原代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MDA水平,增加SOD酶活性,提高肝细胞存活率。结论SQDG对CCl4所致肝细胞体外损伤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因肝功能衰竭而接受肝移植治疗患者的病因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受体41例,分析临床病史、血清病毒学指标、病肝质量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41例中男33例,女8例,中位年龄44.1岁。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5例;亚急性肝功能衰竭5例,移植后纤维化淤胆性肝功能衰竭1例,其余30例既往均有慢性肝病、肝硬化史,近期病情加重出现肝功能衰竭。以上各类患者手术摘除肝脏的平均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①肝脏呈新鲜大块、亚大块坏死,仅见少量再生肝细胞;②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坏死,肝细胞再生较为明显;③在肝硬化背景上出现广泛性大块、亚大块坏死,同时可见明显的肝细胞再生;④在肝硬化背景上出现活动性炎症伴明显淤胆,有些假小叶呈现片状坏死或自溶;⑤少见类型肝功能衰竭如急性妊娠脂肪肝和移植后纤维化淤胆性肝炎。结论目前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均缺乏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是肝功能衰竭临床病理诊断中的难点,需不断积累病例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的功能状况。方法选择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20例(连续病例)。分别于9个时间点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供肝于冷缺血末期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肝移植术后72 h内ALT和(或)AST水平(1 500 IU/L为界),将20例患者分为初期移植物功能不良(IPGF)组和非IPGF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LT、AST、LDH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IPGF组7例,非IPGF组13例。供肝冷缺血末期病理检查显示,IPGF组中4例有轻度大泡型脂肪变性,而非IPGF组中未见脂肪变性(P=0.007)。IPGF组血清ALT水平于再灌注后3、6 h显著高于非IPGF组,其血清AST水平在再灌注后1、3、6、12 h时间点显著高于非IPGF组,而LDH在再灌注后1、3、6 h时间点显著高于非IPGF组(P均<0.05);LDH与ALT(r=0.948,P<0.001)及AST(r=0.646,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供肝脂肪变性对原位肝移植后移植肝功能不良有直接影响;血清AST和ALT水平仍是反映早期移植肝功能状况的可靠指标;LDH与ALT和AST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术后早期移植肝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997.
肝移植不同术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肝移植不同手术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原位肝移植病人8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接受经典标准式肝移植(38例),B组接受经典改良式肝移植(12例),C组接受背驮式肝移植(36例)。左桡动脉和右股静脉置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下腔静脉压(ICVP);经右颈内静脉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 I)、外周血管阻力(SVR)和肺血管阻力(PVR)。结果无肝前期三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差异。无肝期心率、SVR和PVR上升,C I下降,MAP维持稳定,三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A、B组CVP下降和ICVP升高均显著大于C组(P<0.01)。新肝期开始,A、B和C三组再灌注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4.2%、16.7%和25.0%;A组MAP和C I低于B组和C组,而CVP高于B组和C组(P<0.05)。至新肝期5 m in,除A组C I仍低于B和C组(P<0.05),其他指标三组间无差异。结论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经典标准式肝移植最大,经典改良式肝移植最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05年12月,共施行185例肝移植,其中再次肝移植8例,回顾性分析该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再移植率4.32%。首次肝移植和再次肝移植前病人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平均为15.6分和23.9分;再次肝移植距首次肝移植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16 d(78~725 d);再次肝移植原因中胆道并发症3例,慢性排异2例,肝动脉栓塞、急性排异、乙型肝炎复发各1例。8例患者均平稳渡过手术期,前3例病人分别于术后第101、16和28天因严重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后5例病人均康复出院,存活至今达27、12、8、4和3个月。结论再次肝移植是挽救移植肝失功的有效手段。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和围手术期的精心处置,是提高再次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I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A组,雄性组;B组,卵巢去势组(OVX组);C组,雌性对照组(假手术组);D组,给予17β-雌二醇的卵巢去势组(OVX+E2组)。建立原位大鼠HIRI模型,观察大鼠肝缺血再灌注40min后6,12,24h大鼠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变化,同时采集肝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细胞胞质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情况。结果 ①各时点A组与B组赐水平较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赐水平增高,D组B水平最高。A组与B组组间比较无差异,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再灌注6h各组肝细胞、枯否细胞均少许表达iNOS,肝窦内皮细胞均表达eNOS,再灌注12—24hiNOS表达明显升高。eNOS表达明显降低;各时点NOS表达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鼠HIRI后雌激素促进eNOS表达,抑制iNOS表达,可能是其减轻HIRI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李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5):675-677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研究了有氧运动对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效果,探讨其可能机理。实验中选取2个月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运动组等三组。5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SOD、MDA指标的检测,并做病理组织学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高脂饮食组大鼠肝脏MDA升高、SOD活性较对照组活性降低。HE组MDA值低于H组,SOD值明显高于H组。病理学检查肝脏脂肪变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